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進入爆發期,各路資本百舸爭流,人工智能發展計劃密集出臺。能否抓住這一輪科技革命機遇,直接決定了下一個周期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格局和定位。
2016年,中國正式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被各界視為搶先轉化人工智能技術成果的“大型試驗場”,隨后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企業參與其中,政策、資金、應用、人才等環節相繼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城市雛形開始顯現。與發達國以節能減排為主導的發展路徑不同,在堅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礎上,中國更注重城市居民生活便利,以及對政府治理和服務的改善。智慧城市這個巨大的試驗場就像一個孵化器,未來將誕生許許多多的偉大創造,人工智能共享停車就是一個典型。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然而人家美國一輛汽車配有八個車位,中國的車位缺口率卻高達百分之五十,這是中國成為“汽車強國”的大短板,當然,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中國彎道超車的大優勢。目前中國智慧城市投資有超過一半流入交通領域,其中又以智慧停車見長,有望開啟城市新基建下一個黃金十年。
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靠千千萬萬個像人工智能共享停車一樣的智慧應用有機連接而成,只有同時做到為城市居民便利生活服務,為政府智慧管理服務,為廣大市場需求服務,那才是真的智慧城市。而這一切的實現,背后是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技術疊加應用的結果,停車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典型縮影,預示著人工智能大爆炸時代終將來臨。